屠宰行業在宰殺、脫毛、解體、清洗等過程中,會產生大量含有血液、油脂、內臟殘留物、糞便等的污水。這類污水有機物含量高、懸浮物多,且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(如細菌、病毒、寄生蟲卵等),若處理不當,會成為疾病傳播的源頭,同時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會消耗水體中的溶解氧,導致水體發黑發臭,污染環境。因此,屠宰行業的污水處理對于保障公共衛生和生態環境至關重要。
工業污水處理設備針對屠宰污水的特性,采用 “預處理 + 混凝沉淀 + 生物處理 + 消毒” 的工藝組合,實現了污水的全面凈化和殺菌。
預處理階段,格柵機攔截污水中的動物內臟碎片、毛發、碎骨等大塊雜質,避免堵塞后續設備。調節池對污水進行均質均量處理,平衡水質和水量的波動,為后續處理創造穩定條件。
混凝沉淀工藝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懸浮物和部分有機物。向污水中投加混凝劑(如聚合氯化鋁、聚丙烯酰胺),使細小的懸浮物和膠體顆粒凝聚成大的絮體,在沉淀池內沉降分離,去除率可達 80% 以上,大幅降低污水的濁度和 COD 濃度。
生物處理階段是降解有機物和去除病原微生物的關鍵。采用活性污泥法或生物接觸氧化法,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將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為無害物質。曝氣系統提供充足的氧氣,促進好氧微生物的生長繁殖,微生物在降解有機物的同時,也會吞噬污水中的部分病原微生物,降低污水的生物毒性。
消毒處理是屠宰污水處理的最后一道重要工序,目的是徹底殺滅污水中的病原微生物。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或紫外線消毒等方式,二氧化氯具有強氧化性,能破壞微生物的細胞結構,有效殺滅細菌、病毒和寄生蟲卵;紫外線消毒則通過破壞微生物的 DNA 結構,使其失去繁殖能力。經消毒處理后,污水中的大腸桿菌數可降至每升 3 個以下,完全符合排放標準。
該設備還配備了污泥處理系統,將沉淀池和生物處理產生的污泥進行濃縮、脫水處理,脫水后的污泥可進行無害化處理(如堆肥),轉化為有機肥料,實現資源的再利用,避免污泥二次污染。
設備的在線監測系統能實時監測污水中的 COD 濃度、懸浮物含量、微生物數量等指標,并根據監測數據自動調節混凝劑投加量、曝氣強度和消毒藥劑的用量,確保處理效果穩定可靠。其高效的處理和殺菌能力,能有效切斷屠宰污水的污染傳播鏈,為屠宰行業的健康發展和公共衛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。